2022年12月31日上午9點30分,2023(第十屆)中國豬產業鏈風險預警年會線上正式開啟。年會現場的報告只面向俱樂部會員內部公開,所以我們文內所能展示的內容,僅以采集到的數據信息及官方數據為主,希望大家能夠理解!
馮永輝老師首先為我們梳理2014-2022年的生豬價格走勢及各時期的特點,重點介紹了2019年-2022年的價格頻繁波動的原因。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12月之所以再度跌破心理防線,原因是多方面的,既有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后,消費預期的驟然下降;也有因為價格下跌或價格遲遲不到心理價位后,恐慌拋售踩踏出欄的問題;同時也有資本市場拉漲豬價后,又在加大出欄量,從而導致豬價大幅下跌后看空情緒的出現等等?;谝陨犀F象,國內的餐飲消費不升反降,眾多陽性患者在家飲食清淡,這更導致豬肉消費銳減,期許的消費始終未出現,反而是消費力度遠不及預期。
所以,綜合來看2022年全年的盈利水平與2015年的盈利水平相近,全年的頭均盈利平均水平已縮水至160元以內。而2022年3月21日11.8元/公斤是2022年的最低點,2022年10月20日28.4元/公斤是目前2022年的階段性最高點,在這段時間中2022年6月底開始,生豬市場也開始扭虧為盈,但是在2022年的12月20日時生豬均價跌破17元/公斤的成本價,生豬市場再度面臨虧損。
另從,2020年3-5月與2022年10-12月價格對比,在價格上漲和價格下大跌的背后,考驗的是人性的貪婪和集體情緒的表現。所以,我們判斷豬周期的變化,要依據能繁母豬變化情況來判斷,而2021年9、10月份的時候,也是能繁母豬淘汰的最高峰,那么2022年生豬供應短時的緊缺時間點,也是在2022年的6、7月份,當時生豬價格也快速的反彈到成本線水平以上。
(審核編輯: 王磊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