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育階段是豬一生中應激最大的時期,是整個育成場的關鍵環節,做好這階段的飼養管理,養豬也就成功了98%,現從以下方面講述飼養要點。
1、空舍準備
1)空舍沖洗消毒,進豬前3~5天,沖洗前使用洗衣粉或洗潔精或去污劑水等浸泡4h,以便沖洗效果更好。消毒使用殺菌譜廣的消毒液,如燒堿、潔凈、正凈等。干燥的標準至少是眼觀整個棟舍地面無潮濕情況。
推薦流程:清掃浸泡——去污劑水浸泡4h——沖洗干凈——消毒——干燥——消毒,最后一次消毒是在進豬前一天。(注意:a、糞水道難沖洗,是檢查的重點;b、所有的生產工具也要沖洗;c、不能沖洗的器械如保溫燈要擦拭干凈;d、生產工具、保溫燈、保溫板都要進行消毒。)
2)棟舍負責人在進豬前一天檢查棟舍環控系統,水電系統是否能夠正常運行,若存在故障及時通知設備維修。
2、環境控制
豬舍溫度:檢查時間為每天剛上班和下班前,第一周用暖箱或保暖篷布把溫度保持在25℃,之后每周降低2℃。注意豬只狀況,如果過冷或過熱,應調節豬只睡眠區域的溫度,讓豬只舒適入睡,保育豬只適宜環境如下:
1)豬舍濕度:控制范圍在55%--75%之間為宜。
2)有害氣體:二氧化碳小于0.3%,一氧化碳小于5PPM,氨氣小于25PPM,硫化氫小于5PPM。若進欄舍有氨氣刺眼現象,則應該加強通風換氣,保持舍內空氣清新。
3、飼養管理
1)進豬時按性別、大小及品種把仔豬分群,每頭仔豬占0.30-0.45㎡。將仔豬趕到中間欄,然后將最大仔豬選調到進門的欄,最小的放最后面的欄,中等的留在中間欄。有問題仔豬放在病豬欄,病豬應與健康仔豬沒有直接接觸的機會。
2)轉豬分欄期間多次按壓水嘴,引誘仔豬飲水,順便濕潤水廁所,引誘豬只水廁所排糞,期間看到起身排糞尿的仔豬,就不斷往水廁所驅趕,便于定位。
3)轉豬完成后及時定位。定位方法如下:a、前3天,每天往水廁所驅趕5-6次;b、及時清理木板及附近區域糞便與水嘴一角;c、前3天水廁所不放水,不清理,吸引豬只在水廁所排糞,3天以后視情況進行清理;d、料盤附近撒少許飼料,引誘采食,防止排糞;e、用干拖把保持木板干燥;f、保溫燈高度合適,保證豬只在燈下睡臥。
4)飼料過渡:為了減小換料應激,必須把原飼料和新飼料按1:5比例混合飼喂比例,每天增加1/5,5天更換完成。
4、生物安全
1)嚴格按照疫苗免疫程序進行免疫接種。
2)做好豬舍內外環境衛生,保持豬舍內外整潔。
3)消毒盆及時更換,膠鞋及時沖洗干凈。
4)死豬當天下班后及時送到生物坑處理。
5)按照要求做好日常消毒工作,尤其是帶豬消毒工作(對呼吸道和腦膜炎的預防有明顯的效果)。
6)除工作需要,避免串舍,減少交叉感染的機會。
(審核編輯: 豬豬俠)